一、物理防晒剂
二氧化钛(TiO₂) 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常见于防晒霜、乳液等,呈白色或透明状。
氧化锌(ZnO)
与二氧化钛类似,但质地更细腻,适合敏感肌。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物
结合两种物理防晒剂优势,防晒效果更佳。
二、化学防晒剂
水杨酸酯类
阿伏苯宗(Avobenzone): 广谱防晒剂,可防UVA和UVB。 水杨酸异辛酯(Octinoxate)
对甲氧基肉桂酸酯类 MC80(BASF):
高效油溶性UVB防晒剂,可防部分UVA。
AV(德威龙):含MC80的防晒产品,防晒效果显著。
二苯酮类 Benzophenone-3(INCI名):
油溶性UVB防晒剂,可防部分UVA。
Benzophenone-4(INCI名):水溶性UVB防晒剂,同样具备部分UVA防护能力。
其他化学防晒剂 辛酸酯类
(如二羟基苯甲酸酯):经典UVB吸收剂。
奥克立林(Octinoxate): 广谱防晒剂,兼具UVA/UVB防护。 三、其他特殊防晒剂 氨基酸肽类
无机化合物类:如二氧化硒(硒化锌),较少见但具有高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
SPF值:表示防晒效果,数值越高防护越强(如SPF30可防97%的UVB)。
PA值:表示对UVA的防护能力,PA+至PA++++ 分别对应不同防护等级。
肤感: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二氧化钛)可能较油腻,化学防晒剂(如水杨酸酯类)更清爽,但需注意是否含刺激性物质。
建议根据肤质、防晒需求及产品类型选择合适防晒剂,并注意防晒产品的定期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