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名称体系庞大且分类明确,主要涵盖通信、导航、气象、遥感等领域。以下是主要类别及代表性卫星名称的梳理:
一、通信卫星系列
东方红系列
- 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发射),开创中国航天史。
- 后续型号包括东方红二号甲(1988年),支持4路电视信号传输,覆盖数亿用户。
中星系列
- 用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如中星7号(Zhongxing-7 Satellite),属于中继通信卫星。
二、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覆盖海、陆、空全领域。
三、气象卫星系列
风云系列
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和预报,包括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拥有两种气象卫星的国家。
四、遥感卫星系列
高分系列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涵盖高分一号(基础型)至高分六号(高光谱型),广泛应用于国土防灾、城市规划等领域。
海洋卫星系列
如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用于海洋环境观测和资源调查。
五、其他重要卫星
嫦娥系列
月球探测工程专用,包括嫦娥一号(绕月探测)至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其中嫦娥五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实践系列
科学试验卫星,如实践二十号(2019年发射),传输速率达10Gbps,为未来空间站任务提供支持。
六、最新发射任务
云遥一号55-60星
2025年3月17日,中国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8颗卫星,属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组网。
总结
中国卫星名称多以功能命名,如“东方红”(通信)、“风云”(气象)等,覆盖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随着技术发展,卫星数量持续增长,功能日益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