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苹果有哪些名字

时间:2025-03-25 17:07:10 伤感网名

古代苹果的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存在多种称呼,以下是综合整理:

一、最早称呼与起源

“柰”

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苹果最初被称为“柰”,与李子同属李属植物。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已有记载。

“林檎”

诗意命名:

因果实甘甜能吸引鸟类,故得名“林檎”(意为“来禽”)。

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常以“林檎”入诗,如“林檎花开映山红”。

其他早期称谓

包括“苹婆果”“平波果”“严波”等,但使用范围较小。

二、名称演变与地域差异

音译与本土化

佛教传入后,“柰”音译为“频婆”或“频果”,明代王世懋《学圃余疏》简化为“苹婆果”。

日本沿用“林檎”作为主要称呼,至今仍在使用。

品种区分

《本草纲目》记载苹果品种有“文林郎果”(因李谨进贡得名)。

明代《群芳谱》称甜味品种为“蜜果”,与“林檎”并称。

三、名称统一与现代差异

“苹果”名称的确立

清代后期随着西方苹果传入,绵苹果(即现代苹果)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苹果”成为通用名称。

中国本土苹果仍保留“林檎”等古称,但使用范围大幅缩小。

文化差异

世界其他地区对苹果有独立名称,如“富士”(日本)、“青苹果”(英语)等。

总结

古代苹果的名称从“柰”到“林檎”,再到“苹果”,反映了其从外来物种到本土化命名的过程。其中“林檎”作为最具诗意的名称,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还被日本长期沿用,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