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在古代有多个雅称,这些名称源于其独特的形态、香气或生长环境。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出的主要别称:
一、核心雅称
木犀 源自《闽部疏》,因桂花树皮纹理如犀角且材质紧密得名。
岩桂
朱熹《咏岩桂》中称其“露邑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因多生于岩石缝隙而得名。
天香
宋之问《灵隐寺》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赋予其空灵飘逸的意象。
二、其他雅称
金粟: 形容桂花如金色粟米般密集开放,如魏了翁《桂诗》和白居易《忆江南》。 九里香
广寒仙:陆游《嘉阳绝无木犀偶得一枝戏作》以月宫传说为背景得名。
金雪: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形容秋日桂花如金雪般绚烂。
仙友:因香气清幽,如仙界伴侣。
三、补充说明
木樨:与木犀同属植物,因叶脉形似圭字得名。
月桂:少数文献提及,但非主流雅称。
这些雅称反映了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重意象,既有自然特征(如形态、香气),也融入了哲学思考(如“天香”体现空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