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名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宝鸡的主要名称及其由来:
一、古称与历史沿革
陈仓 宝鸡最早的古称,据《三秦记》记载,因古陈仓山(今鸡峰山)得名。 - 另一说法: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因“神鸡鸣瑞”改名,与唐玄宗传说相关。
雍州
早期行政区划名称,与陈仓并称,均为西周时期设置。
岐山与周原
- 周文王封地,因《诗经》记载“凤鸣于岐”,成为宝鸡重要的文化符号。
二、现代下辖区域
宝鸡市下辖3个市辖区和9个县,具体包括:
凤翔区
岐山县(含周原、岐山等历史名镇)
宝鸡市辖区(含金台、太白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其余9县: 扶风、太白、陇县、眉县、宝鸡县、岐山县、周至县、太白县、凤翔县。 三、文化内涵与特色 周文化底蕴
四、其他相关名称
炎帝故里:宝鸡与黄帝、炎帝并称华夏文明发祥地。- 青铜器之乡:宝鸡是商周时期青铜器重要产地。
宝鸡的名称演变反映了其作为关中平原重要城市的战略地位与文化积淀,既有地理特征,又蕴含历史典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