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中国直辖市,其名称演变和地理特征可归纳如下:
一、历史别称
巴渝 重庆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商周时期巴人在此建巴国,故“巴”成为重庆的代称,李商隐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即源于此。
江州
公元前316年张仪筑江州城,是重庆古代重要城市名称,秦统一后改为巴郡。
渝州
隋文帝因嘉陵江(古称渝水)环绕而改楚州为渝州,此名沿用600余年,成为重庆简称“渝”的由来。
其他古称
包括南平郡、恭州等,均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
二、现代名称与行政区划
重庆现辖38个区县,其中25个区县的名称包含“水”字,体现其地理特征:
含“水”字的区县: 江北区、沙坪坝区、渝北区、江津区、垫江县、彭水县、巫溪县等。 其他特色名称
三、地理文化符号
山城:因群山环抱得名,是重庆最典型的地理标签。
雾都:因常年雾气弥漫而得名,与“山城”并称重庆两大特色。
四、其他相关名称
主城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等。
著名地标:解放碑、洪崖洞、磁器口古镇等。
以上名称既包含历史积淀,又反映地理特征,共同构成重庆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