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恐龙种类繁多,涵盖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以下是部分代表性恐龙的名称及特征:
一、植食性恐龙
梁龙(Stegosaurus) 以背部骨板防御和长颈取食为特征,生活于北美洲,生存于约1.5亿至1.47亿年前。
腕龙(Brachiosaurus)
巨型草食恐龙,前肢长可达12米,用于抓取高处植物,化石发现于美国。
三叶龙(Triceratops)
以头部长角和锯齿状牙齿著称,是晚侏罗世代表性植食性恐龙。
异特龙(Iguanodon)
早期恐龙代表,具原始牙齿和爪子结构,生存于侏罗纪早期。
二、肉食性恐龙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
侏罗纪末期最著名的掠食者,拥有巨大牙齿和强健四肢。
暴龙(Tyrannosaurus rex)
早期肉食性恐龙,体型较小但牙齿锋利,生存于约1.2亿年前。
中华盗龙(Sinraptor)
侏罗纪晚期中国特有物种,兼具霸王龙和伶盗龙特征,生存于约1.6亿年前。
单脊龙(Monolophosaurus)
中国发现的大型肉食性恐龙,鼻部有冠状突起,体长5.5米,体重约475千克。
三、其他特色恐龙
迷惑龙(Amargasaurus): 体重达30吨,化石发现于阿根廷,是迄今为止最重的恐龙之一。 鱼龙(Plesiosaur)
翼龙类:如翼手龙(Pterodactylus),是最早飞行动物,翼部结构原始。
四、分类补充
侏罗纪恐龙可分为以下类群:
原龙脚类:如异特龙、角鼻龙;
蜥脚类:如梁龙、腕龙;
兽脚目:如霸王龙、中华盗龙。
以上仅为侏罗纪恐龙的冰山一角,该时期生物多样性极高,仍有许多物种未被发现或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