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府的称呼,综合不同文献和信仰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一、常见别称
阴曹地府 最为广泛使用的称呼,与“阳间府衙”相对,特指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冥界。
冥界
简化表述,强调阴间作为独立神域的属性。
黄泉
源自《楚辞》,特指阴间地下河流,后泛指阴曹地府。
酆都
早期神话中指阴间都城,后与泰山结合形成“东岳大帝执掌幽冥”的信仰体系。
二、神话体系中的具体构成
核心神祇
后土娘娘: 地府创始人,儒教神系大神,统御万地。 东极青华大帝
地藏王菩萨:佛教幽冥教主,誓不成佛。
十殿阎罗王 道教体系中的主要神祇,负责审判亡魂:
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阎罗王原为印度神话人物,后融入道教体系。
三、信仰差异与演变
神话与宗教融合:
早期神话中地府以“酆都”为核心,后因泰山成为地府象征,东岳大帝实际执掌。
民间信仰特点: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如四川地区有“藤精树怪”等灵异传说,扩展了阴间概念。
四、总结
地府的称呼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阴阳学说”与“神系构建”的融合,既有明确的神祇体系,又存在地域性差异。现代语境中,“阴曹地府”仍是主流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