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作为藏传佛教重要寺庙,收藏了众多法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传统法器类
转经筒 北京最大的喇嘛庙,转经筒是重要法器之一,用于祈福和宗教仪式。
五彩经幡(风马旗)
由经幡和嘛呢杆组成,经幡中心绘有驮宝骏马,象征驱邪避灾。
嘛呢杆
经幡的支撑杆,顶部饰黄铜顶,常悬挂数面丝绸经幡。
海灯(长明灯)
铜制海灯,通高97厘米,外包银饰,象征光明与智慧,常置于大殿佛像前。
古铜鼎与五供
古铜鼎: 乾隆年间的仿古铜鼎,通高4.2米,饰有吉祥八瑞纹和三狮戏球图。 五供
二、木刻艺术瑰宝
五百罗汉山 3.40米高的紫檀木雕刻山体,展现500罗汉像,工艺精湛,气势恢宏。
檀木大佛
26米高的独木雕像,全身贴金,璎珞及手镯嵌有松石和珠翠,是中国最大的独木佛像。
楠木佛龛
万福阁东厢供奉,用于供奉佛像的专用龛座,体现佛教造像艺术。
三、特色法器
金刚杵
铜制法器,象征智慧与降魔,雍和宫收藏多件,分独股、三股等不同造型。
七珍八宝法器
七珍: 印度风格法器,与八宝成对出现,常见于藏传佛教供养仪式。 八宝
四、其他
金刚铃:铜制半球形法器,摇动时发出清脆声音,具有宗教象征意义。
法轮殿宗喀巴像:供奉藏传佛教创始人之一,周边陈列法器与供品。
以上法器不仅具有宗教功能,也是佛教艺术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雍和宫在藏传佛教传承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