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是公元738年—902年存在于云南洱海地区的古国,其首领即南诏王,共有13位君主,以下是主要君主名单及简介:
一、主要君主列表
细奴逻(649-674年) 南诏开国君主,建立大蒙国,称奇嘉王,迁都巍山(后迁大理),统一六诏(蒙舍、蒙巂、越析、浪穹、邆赕、施浪)。
逻盛(674-712年)
统治期间多次向唐朝求援,稳定政权。
盛逻皮(712-728年)
逻盛之子,平定内乱后继位,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建立南诏国。
皮逻阁(697-748年)
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738年),迁都太和城。
被唐朝册封为云南王、越国公,开创民族融合与制度建设。
阁罗凤(748-778年)
反叛唐朝自立为“大蒙”,后归附唐朝。
异牟寻(754-808年)
归附唐朝后改国号为“南诏”,迁都阳苴口芊城(后大理),推行汉化政策。
世隆(809-877年)
改国号为“大礼”,后因内部分裂被段思平推翻。
隆舜(877-902年)
改国号为“大封民”,南诏国灭亡阶段。
二、其他重要说明
制度与影响: 南诏在皮逻阁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疆域包括今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等地区。 民族融合
终结与后续: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南诏国历史结束。
以上信息综合自高权威性史料,涵盖南诏建立、发展、衰落及灭亡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