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都有哪些名字

时间:2025-03-25 14:53:02 伤感网名

古印度的名称在不同时期和文献中有多个称谓,这些名称反映了其地理、文化和历史特征。以下是主要名称及其背景:

一、古代汉语中的称呼

天竺

最早见于东汉《后汉书·西域传》,是玄奘法师从梵文音译的名称,意为“西方”。

东汉时期成为官方译名,延续至清朝末年。

身毒

早期汉语对印度的称呼,见于《史记·大宛传》和《山海经》,对应梵文Sindhu。

唐初仍沿用此称谓。

贤豆

《史记》中提到的古称,源自梵语Sindhu的音译。

申毒/辛头/信度

其他古称,均源于梵语Sindhu的误译或音变。

二、其他历史时期的称呼

拘留国

佛教文献对某些地区的称呼,如《摩揭陀》时期的印度。

摩揭陀

古代印度重要王朝名称,意为“摩揭婆罗多族之地”。

犍陀罗

古代印度北部地区名称,与摩揭陀并称“南亚两大强国”。

三、其他文明对印度的称呼

婆罗多伐婆

源自《摩诃婆罗多》,意为“婆罗多族之国”。

印度河

古代印度文明发源地,梵文名称Sindhu对应汉字“印度”。

四、名称演变背景

音译差异:

由于古代汉语与梵语存在发音差异,导致不同文献出现多种译名(如“身毒”与“天竺”)。

文化认知:早期中国将印度视为“西方边缘国家”,故以“天竺”等带有方向性含义的名称。

官方规范:唐代以后,“印度”成为标准译名,逐渐取代其他称谓。

总结

古印度的名称演变与汉语对梵语的音译、文化交流及政治认知密切相关。现代印度国名“印度”虽源自梵语,但实际使用中已形成独立的国家概念,与古代“天竺”等称呼存在历史和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