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作为贵金属的代表,在不同领域和工艺中有多个名称和分类,具体如下:
一、按含金量划分
足金 含金量≥99%的黄金,质地柔软、呈深黄色,是传统工艺制品的常见材质。
千足金
含金量≥99.9%的黄金,因纯度极高而得名,常用于高端饰品和工业用途。
K金
含金量以“Karat”表示,1K=4.166%,常见有18K(75%)、20K(83.3%)、22K(91.6%)等,兼具装饰性和成本效益。
其他纯度形式
- 四九金: 99.99% - 三九金
二、按工艺和特性划分
足金/千足金 传统锻造工艺制成,质地较软,适合精细工艺。
硬金
采用电铸工艺,硬度达2000度,抗磨损性能强,常用于制作戒指、耳环等长期佩戴饰品。
彩金/色金
含其他金属(如铜、镍)以改变颜色,常见颜色有玫瑰金(铜含量30%)、白金(镍含量18%)等。
三、其他常见名称
赤金: 含金量达99.6%的国际标准黄金。 伪赤金
混色金:根据铜含量分为小混金(含铜量≤5%)和大混金(≥5%)。
四、特殊类型
镀金/白金:在黄金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如银、铂),兼具装饰性和保值性。
3D硬金:在K金基础上增加钻石等硬质材料,提升耐磨性。
总结
黄金的名称主要反映其含金量、工艺特性及应用场景。选择时可根据需求(保值/装饰)和预算进行权衡,注意辨别K金等合金的含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