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不同历史阶段经历了多次名称调整,具体如下:
工农革命军 1927年南昌起义后,各地起义保留的部队最初称为“国民革命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赤卫队”等,但为统一标识,1928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军事工作大纲》,正式将部队更名为“工农革命军”。
红军
1928年5月中央军委发布《军事工作大纲》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逐步统一称为“红军”,1930年5月正式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
其他名称
南昌起义部队在1927年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和“新四军”(1937年8月26日);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各部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结:
红军正式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始于1930年,但在1928年5月之前,各地起义部队曾使用过“国民革命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赤卫队”等名称。1937年后,随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名称进一步规范为“中国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