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咒语,其名称和版本存在多种说法,综合整理如下:
一、核心名称
基本名称 楞严咒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的核心咒语,原文名称为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简称 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其他别称
包括《大佛顶首楞严神咒》《白伞盖咒》《如来藏心咒》等。
二、版本差异
字数差异
原文约 2622字(含梵文发音符号),但流传版本通常删减为 2600字左右或 3042字(大字版)。
个别版本因断句不同可能略有差异,例如是否包含“南无”等字样。
结构差异
部分版本分为五部,每部49字,共245字,但实际诵持时可能合并或拆分。
三、宗教意义
核心作用: 在《楞严经》中,该咒语被描述为能解救阿难于摩登伽劫,是佛教正法存在的象征。 信仰价值
四、常见版本示例
```
帝瓢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
萨怛他 伽都瑟尼钐
萨怛多 一般怛嚂
南无阿婆啰视躭
一般啰帝
扬歧啰
萨啰婆部多
揭啰诃
```
(注:此版本约2600字,具体字数因版本不同略有差异)。
综上,楞严咒的核心名称为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字数多为2600-2622字,具体以实际流传版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