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作为历史人物,在不同文献和传说中有多重身份和称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本姓名称
吕尚 为姜子牙的字,源自《诗经·大雅·文王》中的“维师尚父”,是周朝时期对他的尊称。
子牙
最常见的称呼,最早见于《孙子兵法·九地》,后世逐渐演变为对吕尚的代称。
尚父
西周初期周文王称其为“太公望子久矣”,意为“我太公望的孙子”,是对其身份的尊崇。
二、尊号与谥号
太公望
西周文王所赐称号,意为“太公的孙子”,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
万神总领
封神演义中新增的称号,因姜子牙在封神榜中统领万神而得名。
三、其他别称
飞熊
道号,源于其得西伯侯姬昌梦境启示,象征其超凡能力。
人中仙、梁上仙
分别因民间崇拜和驱邪事迹得名:
人中仙: 体现民众对其的敬仰; 梁上仙
四、总结
姜子牙至少有 三个本姓名称(吕尚、子牙、尚父),另有 尊号(太公望)和 道号(飞熊),以及民间传说的 别称(人中仙、梁上仙)。不同文献和传说对其称号的记载存在差异,反映了后世的尊崇与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