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王爵体系较为复杂,包含亲王、郡王、镇国将军等不同等级,且存在大量追封、废黜及绝嗣情况。综合权威资料,明代王爵数量可归纳如下:
一、亲王体系(含世子、世孙)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原计划封26子为王,实际仅24子封王,包括燕王、齐王、鲁王等。
后续各代皇帝
明成祖朱棣增封燕王为亲王;
明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睿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思宗等共追封或新增9王;
明代宗、景宗(追封)及多位皇帝之子补封王爵。
总数: 约87个(含靖江王等)。 二、郡王体系(含世子、长孙)基本规则
亲王之子除世子外均封郡王,如燕王朱棣之子朱棣(靖江王)、徐达之子徐辉祖(魏国公)。
数量统计
明代共封郡王551个,涵盖湖广、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如楚王、周王、鲁王等。
三、其他相关说明
爵位等级: 明朝宗室爵位分八等,亲王为最高等级,其次是郡王、镇国将军等; 地域分布
历史变动:部分王爵因谋反、失势被废除,如宁王(徐达之子)、辽王(隆庆年间)。
综上,明代王爵名称涉及亲王、郡王等不同层级,总数约87个,具体名单需结合各代皇帝的封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