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名字由14个亚太地区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中国提供了10个常用名称,其他国家或地区也贡献了特色命名。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信息:
一、中国提供的台风名称
龙王 (后被“海葵”取代)悟空
玉兔
海燕
风神
海神
杜鹃
电母
海马
海棠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名称
日本: 悟空、海燕、风神等 韩国
马来西亚:杰拉华(Jelina)、玛娃(Maya)
中国澳门:珍珠(Pearl)
密克罗尼西亚:艾云尼(Ivan)
菲律宾:碧利斯(Bisaya)、泰利(Talim)
三、命名规则与背景
文化元素:
中国名称多取自神话(如龙王、悟空)、动物(如海燕、海马)或自然现象(如风神、海神)。
循环机制:
140个名字由14个成员国循环使用,每6-7年更新一次。
特殊处理:
造成重大灾害的台风名称可能被除名,如2023年“珊瑚”(SANVU)和“玛娃”(MAWAR)。
四、补充说明
英文命名:美国等部分国家使用英文名称(如“艾尔玛”“巴里”),通常从预定义列表中选取。
命名演变:部分名称可能因台风特性被赋予新含义,例如“杜鹃”曾用于形容2020年台风,因其路径与杜鹃花相似。
以上名称综合了历史、文化及气象特征,既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尊重,也便于公众记忆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