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古桥,以下是主要古桥的名称及特点:
一、历史悠久的代表性古桥
熙宁桥 位于木兰溪下游阔口村,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创为浮桥,后改建为石桥。桥长110米,7孔8墩,以72块条石铺就,两侧有石栏和狮子雕刻,是莆田最早的古石桥。
延寿桥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由李富、方天贶同建,原为12墩13孔,明万历年间重修为11孔10座舟形墩。现存桥长91.62米,宽2.9米,高11米,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兼具交通与文人雅趣。
万寿桥
宋代建筑,具体年代不详,现存遗址显示为石梁结构,与延寿桥并称莆田古桥双璧。
澳柄桥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建,清光绪十八年重修,位于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7孔石构梁桥,长49米,宽2.2米,高11米,是澳柄岭古道的起点。
二、特色造型古桥
太极桥
位于涵江区埭里村,清代建筑,呈“八卦图”形似太极。总长39.4米,宽1.77米,S形桥身兼具实用性与美学价值。
宁海桥
元代(1334年)建,位于涵江与黄石交界处,因溪海交汇工程艰巨,历经六次毁修。现存桥长150米,宽8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宁海初日”雅称。
江口桥
唐宋时期福州至泉州驿道重要节点,古称迎仙渡。位于北大门江口镇,现存遗址显示为多孔石桥,历史可追溯至千年。
三、其他古桥
溪边廊桥(清道光二十八年):仙游县菜溪乡,单孔木拱廊桥,形似八卦,是莆田现存最奇特的古桥之一。
太乙桥:
元代建筑,位于莆田市,具体形态未详述,但属地方特色古桥。
总结
莆田古桥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上述桥梁中,延寿桥、澳柄桥、宁海桥等因历史地位和建筑特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议游客游览时结合历史背景感受其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