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历史上的名称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古代名称与命名由来
含山/横山
历史最早记载见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因境内有座崔嵬雄峻的山脉(或县城环山)得名,又名“横山”。此说以《清一统志》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为主流。
历阳县
公元前522年,秦王嬴政在此设历阳县,属楚国疆域。后因伍子胥过昭关等历史事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武寿县
武德八年(625年)含山县废止,同年并入历阳县,改称“武寿县”。
二、名称变更与历史沿革
复置含山县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恢复含山县名,领属关系未变,直至清末。
行政区划调整
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设和州,含山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含山县,属和州,直至1958年与和县合并为和含县,1973年改为含山县。
三、其他相关名称
龙亢县
有传说称春秋时期牛县令因“含珠山”得名,后改为“龙亢县”,但此说法缺乏权威记载。
褒禅山
褒禅山是含山县境内著名山脉,因慧褒禅师隐居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闻名。唐代即有“褒禅山”之称,北宋时因慧褒舍利在此建寺得名。
总结
含山县名称的演变与地理环境、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其最早名称为“历阳县”,后因境内山脉特征改为“含山”或“横山”,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定名为含山县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