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药菩萨”的名字,综合佛教经典与信仰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称谓及内涵:
一、核心名称
施药观音 作为三十三观音相之一,施药观音以手持药草、消除病痛的形象著称,象征慈悲救苦。其梵名为“施乐观音”,寓意以四无量心平等利益众生。
药王菩萨
梓潼水观音等寺庙常以“施药观音”与“药王菩萨”并称,强调其以药救生的慈悲精神。药王菩萨梵名为“鞞逝舍罗惹”(Bhaisajya-rajia),过去世以药救病得名,是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
药上菩萨
与药王菩萨并称,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的胁侍之一。药上菩萨梵名为“Bhaişajya-samudgata”,以智慧药方治愈身心疾病,代表“药师法门”的实践者。
二、其他相关名称
星宿光、电光明: 药王菩萨的兄弟原型,分别以“星宿光”(兄)和“电光明”(弟)的身份修行,后证得菩萨果位。 如意珠王身
三、核心意义
这些名称共同体现了佛教对“以药济世”的倡导,通过慈悲与智慧帮助众生解除身心疾苦。不同名称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菩萨的救苦特性:
施药观音强调直接救苦;
药王菩萨突出济世救民的宏大愿力;
药上菩萨则侧重以智慧药方实现解脱。
四、信仰关联
药王菩萨与文殊、普贤菩萨并称“三大士”,在某些佛教传统中可替代他们的位置,成为佛陀的胁侍。其修行理念与“药师法门”紧密关联,强调通过药力与智慧双修实现众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