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太师”的称谓,结合历史记载与民间信仰,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历史上的太师加衔
赵普(宋代) 宋代文臣赵普曾任太师,是宋代政治家、宰相,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闻名。
文彦博(宋代)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文彦博亦曾获太师加衔,以博学多才著称。
张居正(明代)
明代权臣张居正晚年加封太子太师,虽居高位但实际已无实权。
洪承畴(清代)
清代将领洪承畴曾获此衔,但未实际执掌政务。
二、民间信仰中的“太师”
元严(元代)
元好问次女,元代道士,被民间尊为“二仙奶奶”,属道教四大女神之一。
三、其他相关称谓
“三公”之一: 太师与太傅、太保并称“三公”,多为君主加衔,无实职。 “东宫三师”
总结
历史上的太师多为辅政大臣的加衔,如赵普、张居正等;民间信仰中的太师则多与道教神仙或特定人物关联,如元严。需注意区分官职与信仰中的不同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