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劳模
王进喜(1938-) 身份: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大庆油田“铁人”。 - 主要贡献:带领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创造年进尺10万米世界纪录,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著称。
申纪兰(1929-)
身份:农业劳模,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 主要贡献:长期致力于农业技术革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获“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等称号。
孟泰(1920-)
身份:鞍山钢铁公司工人,全国劳动模范。 - 主要贡献:在艰苦条件下保持高效率工作,发明“孟泰推车”等工具,被誉为“铁人”精神代表。
袁隆平(1930-)
身份:杂交水稻之父,农业科学家。 - 主要贡献:培育杂交水稻,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数亿人口温饱问题。
张秉贵(1926-)
身份: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 - 主要贡献:以“一抓准”“一抓早”服务理念著称,开创零售业服务新模式。
二、近年优秀劳模代表
殷春银(1950-)
身份:徐州矿务局庞庄煤矿煤车修理工。 - 主要贡献:自学技术成为矿山发明家,推动煤炭生产技术革新。
孟宪章(1930-)
身份:焊接工程师,全国劳模。 - 主要贡献:在电力、铁路等领域创造多项焊接技术突破,被誉为“焊接大王”。
张海波(1955-)
身份:中国中铁副总工程师。 - 主要贡献:主持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推动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
三、其他重要劳模
于凯: 北京首汽司机,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 赵福增
孙泽洲:航天领域工程师,国家级劳动模范
总结
劳模群体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其核心精神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同时期的劳模代表反映了国家发展脉络,既有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也有新时代创新突破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