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作为湖北省襄阳市代管县级市,其名称演变和别称可归纳如下:
一、历史名称与由来
蔡阳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此地设蔡阳县,属南阳郡管辖,因境内的蔡伦故居得名。
棘阳
早期文献《元和郡县志》记载,后周时期此地称“广昌县”,隋朝因避讳改为“枣阳县”,“棘”字被认为不雅,故将“束”改为“枣”。
枣阳
字面寓意: 据《襄阳生活》记载,可能因当地盛产枣树而得名,村民将“棘阳”改为“枣阳”。 行政沿革
二、其他相关名称
古城、舂陵、白水、皇村、丰良、清潭、滚河、红沙河、莲花堰:均为枣阳境内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地名,部分可追溯至千年以上。
三、别称与文化内涵
枣阳的别称多与地理特征、历史事件或文化符号相关:
“枣子之乡”:因枣树繁茂、枣子丰收而得名。
“航天城”:聂海胜的家乡,具有特殊文化意义。
四、行政区划说明
目前枣阳市下辖12个镇、3个办事处及2个农场管理区,总面积约2723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
综上,枣阳的正式名称为枣阳市,历史上曾称蔡阳、棘阳,其名称演变反映了地域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