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作为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服饰,其种类名称和功能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搜索结果,道袍主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日常常服:大褂与得罗
大褂 特点: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衣襟多为高领或斜襟,衣襟前有“三宝领”(即三颗明珠或法器造型),衣襟后配慧剑。 - 用途:日常修行、法会、云游或作为道童的常服。
得罗
特点:与普通大褂相似,但袖宽增加至一尺八寸以上,冠巾束戴后成为正式道士的标志。 - 用途:参加宗教活动(如受戒、法会)时的礼服。
二、礼仪专用服饰
戒衣
特点:黄色底色,衣襟和袖口镶黑色边,袖宽二尺四寸,象征“道化万物”。 - 用途:受戒仪式时穿着,仅限正式受戒道士。
法衣
特点:对襟设计,长及小腿,无袖,衣襟绣有金丝银线吉祥图案(如龙凤、八卦),方丈或高功在大型法会时穿着。
花衣
特点:绣有花卉图案的道袍,通常为经师在法殿讲经时穿着。
衲衣
特点:多层粗布制成,长及小腿,注重保暖,过去云游道士在野外修行时使用。
三、其他说明
颜色寓意: 蓝色道袍最常见,代表“法天之意”;黄色象征“道化万物”。- 历史演变
以上分类综合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流派的传统,体现了道教服饰的严谨性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