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的历史名称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最早名称与秦朝时期
番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番县,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因境内有番水(后改为饶河)得名。
二、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名称
鄱阳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因避讳汉光武帝刘秀讳,将番县改名为鄱阳县,属豫章郡。
三、三国至隋朝的名称
鄱阳郡/县: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因县治迁回鄱阳镇,此后近两千年均称鄱阳郡或鄱阳县,直至隋朝。
四、隋朝至元朝的名称
鄱阳郡:隋朝时因鄱阳湖得名,唐武德五年(622年)设为饶州治所,元代仍沿用饶州府制。
五、明清时期的名称
饶州府:元代至明代,鄱阳长期作为饶州府治所,明清时期仍沿用此称。
六、近现代的名称变更
波阳县:1957年因行政区域调整,鄱阳县改名为波阳县,1971年恢复为鄱阳县。
恢复鄱阳县名: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波阳县正式恢复原称。
总结
鄱阳的历史名称演变反映了其行政区域调整与地理环境变化。最早名为“番邑”,后因避讳、行政改革及地理特征多次更名,最终在2003年恢复“鄱阳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