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701年—762年)的多个称谓和别号的综合整理,具体如下:
一、本名与字号
本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
- 青莲居士:
唐代文人雅称,体现其高洁志趣;
- 谪仙人:贺知章等文人雅称,源于其诗作中超凡脱俗的气质。
二、其他别称
李十二:
因家族排行第十二而得名,唐代习用排行称呼;
李翰林:
唐玄宗时期官职,李白曾任翰林供奉,后称“李翰林”;
李供奉:
同为唐玄宗时期官职,与李翰林并称“李翰林、李供奉”;
李拾遗:
曾任谏议大夫,后以官职为别称。
三、历史记载与影响
家族背景: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文学成就: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与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
代表作品:包括《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等经典诗篇。
四、名称含义解析
字太白:太白指北斗七星中的天权星,寓意光明与智慧;
谪仙人:化用楚辞中“谪仙”指代仙人,体现其诗作中超越凡俗的境界。
以上名称均围绕其文学成就、官职及家族背景衍生而来,共同构成李白丰富的文化符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