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神祇
玉皇大帝 俗名:张友人(或张百忍)
原型:河南三门峡寨主,后由姜子牙分封为天庭之主。
王母娘娘
俗名:杨回
原型:西王母(瑶池金母)
关系:玉皇大帝的妻子(民间传说)。
妈祖(林默)
俗名:林默娘
原型:福建莆田人,海上保护神,被尊为“海神”。
二郎神(赵昱)
俗名:赵公明
原型:隋炀帝时期嘉州太守,因斩杀恶蛟、治水有功被尊为“灌口二郎神”。
张天师(张道陵)
俗名:张陵
原型:东汉天师道创始人,蜀地鹤鸣山道士,道教前身天师道的缔造者。
文昌帝君(张亚子)
俗名:张亚子
原型:四川梓潼人,主管文运,被祀于七曲山清虚观。
济公(李修缘)
俗名:李修缘
原型:东晋金华人,以济世救民闻名,民间传说其形象为跛脚道士。
太白金星(李长庚)
俗名:李长庚
原型:道教重要神祇,主管财部,以智慧和慈悲著称。
二、其他重要神祇
妈祖: 福建莆田人,海上保护神,俗称“林默娘”。 二郎神
张天师:江苏人,张道陵,创立天师道,道教鼻祖。
文昌帝君:四川人,张亚子,主文运,祀于七曲山。
济公:东晋人,李修缘,以笑对人生、济世为乐著称。
太白金星:李长庚,掌管财部,象征智慧与财富。
三、补充说明
民间信仰差异:部分神祇存在多个俗名,如玉皇大帝(张友人/张百忍)、阎王(包拯/蒋子文)等,反映了民间文化的多元性。
宗教体系差异:佛教、道教等宗教对同一神祇的称呼可能不同,例如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称“观世音”,在道教中称“庄妙善”。
以上信息综合了神话传说、道教典籍及民间信仰,部分名称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