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泥菩萨”的名字或别称,综合不同语境可归纳如下:
一、佛教经典中的称谓
开士 菩萨的常见异称,表示觉悟者。
大士
表示品德高尚的修行者。
尊人
佛教对高僧的尊称。
圣士
指具有神圣品质的士人。
超士
表示超越凡俗的修行者。
无上
强调超越一切的至高境界。
自在
表示自由无碍的境界。
勇健
体现菩萨的慈悲与力量。
大道心成
强调修行为道的核心。
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
佛教六度中的修行目标。
二、俗语中的比喻含义
泥菩萨渡海——没人(神)保
比喻自身难保,无人相助。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强调自身处境危险,无法顾及他人。
泥菩萨身上长了草——慌(荒)了神
形容人因慌乱而失去理智。
泥菩萨打架——散了
指力量薄弱,无法持久对抗。
三、其他相关表述
泥饭碗: 比喻稳定的职业,源自“泥菩萨自有土菩萨保”。 菩萨低眉、菩萨心肠
四、特殊说明
“泥菩萨”本义指用泥塑成的神像,后演变为比喻虚弱无能之人的成语。若需具体人物名称,可参考《西游记》中沙僧的法号“金身罗汉”(沙僧本为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为泥塑,法号中含有“金身”与“泥”的对比)。
以上内容综合佛教经典、俗语及文学作品中的表述,涵盖直接称谓与比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