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省级行政区划名称
西域 指汉朝时期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
吐蕃
古代藏族政权名称,存在于7世纪至9世纪,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政权。
蜀地
源自古代蜀国(约前221年-前737年),是四川地区的古称。
滇国
古代云南地区的国家名称,存在于前314年至前221年,后发展为云南省。
夜郎
古代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约存在于前200年至前135年,是贵州的旧称。
岭南
中国南方的古称,涵盖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最早见于先秦文献。
二、古代州县名称
冀州
先秦时期九州之一,大致对应今河北、河南南部地区。
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共有九州划分,涵盖今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地。
京兆、京畿、保定、正定
隋唐时期重要州名,如京兆府(今西安)、河南府(今开封)等。
三、最早地名起源
阪泉之战
轩辕黄帝与炎帝部落争夺中原地区的战役,阪泉为最早记载的地理名词。
权县
公元前720年楚武王设立的县制,是中国最早记载的县级行政单位。
四、其他早期名称
河南: 古代称“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岭南
巴国:四川地区古代政权名称。
以上名称反映了从远古部落到早期国家、再到复杂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部分名称至今仍被保留为文化符号(如“蜀地”“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