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其国君名单涉及多个阶段,以下为较为重要的君主及其统治时期整理:
一、春秋时期晋国君主
晋文公(姬重耳) - 前636年—前628年
- 以流亡经历著称,奠定中原霸主地位,推行“以德服人”理念。
晋襄公(姬驩)
- 前628年—前621年
- 继续晋文公政策,击败秦军并联合诸侯抗秦,巩固霸业。
晋景公(姬据)
- 前599年—前582年
- 击败楚军于邲之战,联合诸侯对抗齐国,恢复晋国主导地位。
晋穆侯(姬弘)
- 前659年—前637年
- 开创晋国六卿崛起的先河,奠定晋国强盛基础。
晋惠侯(姬重耳)
- 前642年—前628年
- 通过城濮之战击败楚军,确立晋文公霸业延续性。
晋怀侯(姬旦)
- 前628年—前613年
- 与秦国交好,稳定晋国西部边境。
晋定襄公(姬弘)
- 前613年—前601年
- 维护晋国霸权,但后期权力被六卿削弱。
晋襄公(姬驩)
- 前628年—前621年
- 重振晋国霸业,击败秦军并联合诸侯抗秦。
晋景公(姬据)
- 前599年—前582年
- 击败楚军于邲之战,联合诸侯对抗齐国,恢复晋国主导地位。
晋厉公(姬福)
- 前641年—前628年
- 暴虐统治引发民怨,最终被政变杀害。
晋悼公(姬周)
- 前628年—前613年
- 在位期间晋国衰落,但延续晋室正统性。
二、战国时期晋国君主
晋惠公(姬重耳)
- 前642年—前628年
- 通过城濮之战击败楚军,确立晋文公霸业延续性。
晋怀侯(姬旦)
- 前628年—前613年
- 与秦国交好,稳定晋国西部边境。
晋定襄公(姬弘)
- 前613年—前601年
- 维护晋国霸权,但后期权力被六卿削弱。
三、其他重要君主
晋顷侯(姬亮): 前601年—前581年,短暂执政后去世。 晋献侯(姬籍)
晋穆侯(姬弘):前659年—前637年,开创六卿崛起。
四、补充说明
国号变更:晋国国号由“唐”改为“晋”始于晋侯燮(前996年—前981年),因晋水得名。
历史影响:春秋时期晋国通过霸业扩张成为中原强国,战国时期则因内部分裂逐渐衰落。
以上信息综合自《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