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类目涵盖多个领域,根据搜索结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核心领域假货
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生产或销售相似商品,如假名牌化妆品、电子产品等。
盗版产品
包括盗版书籍、音像制品、软件等,通过非法渠道复制销售。
以次充好商品
用低质量产品冒充高档商品,如以劣质塑料外壳冒充正品电脑配件。
以假充真商品
如用普通食品冒充进口食品,或用旧设备冒充新型设备。
二、重点行业假货
美妆化妆品
假货常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使用后可能出现过敏等安全问题。
电子产品及配件
包括外壳、充电器等,部分以工业包装伪装成正品。
服装鞋包
盗版服饰与正品外观相似,但材质和工艺差,穿着体验极差。
食品药品
假药、伪劣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三、其他特殊类假货
散装货: 多为翻新产品或洋垃圾,包装简陋且无质量保障。 水货
香港行货:经鉴定多为仿制品,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
四、法律界定与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假货的行为分为以下档次:
销售金额5-20万元: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0-50万元:处2-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0万元以上: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注意核对包装、防伪标识,并保留购买凭证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