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防火工作一直受到重视,各个朝代都设立了相应的防火机构和官职。以下是一些古代防火机构的名称:
火政:
黄帝时设立的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
司爟:
西周设立的火官,负责防火规范。
执金吾:
汉代中央管理机构的“两千石曹尚书”和金城的“执金吾”负责水火盗贼。
别火、夜士:
三国时期设立的防火瞭望台。
防火瞭望台:
东晋时期建设的水星台,祭祀水星的祭台。
防隅军、望火楼:
南宋临安全城建立的防火设施。
火监:
宋朝设立的专门负责防火的机构,具有组织和管理职能。
火房:
宋朝设立的防火机构,也称为“火司”。
火司:
宋朝设立的防火机构,负责监督城市、宫廷、寺庙、商业区等地的防火工作。
火师:
周朝时称为“火师”。
司煊、司耀:
周朝时称为“司煊”和“司耀”。
武侯铺:
唐代在各个坊里负责消防灭火。
防隅军、潜火军:
宋代消防员名称,负责扑灭火灾和救助受灾群众。
军训铺:
北宋开封每坊三百步设有军训铺一所,负责消防。
这些机构和官职在不同朝代承担不同的防火职责,从管理用火安全到具体的防火工作,体现了古代对防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细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