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道士有哪些名字

时间:2025-03-24 21:00:14 伤感网名

阜阳地区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道士,以下为部分代表性人物及相关信息整理:

一、历史著名道士

陈抟(陈图南)

- 宋代道士,亳州真源人,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先天图》,主张“大理法”与“指玄篇”,对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常华庵道长

- 阜阳大田集南常庄人,1927年主持重建常华庵,1947年参与道观重建并成为刘公祠道长。1958年仙逝时年近百岁,是阜阳现存最古老的道观常华庵的创始人。

张静安(复兴)

- 白衣楼道士,1920年受戒后任白云观当家道士,1932年重塑白衣大士神像。1939年道观被拆,1958年去世,对当地道教传承有重要影响。

张古山

- 明代颍州人,武当山张三丰弟子,后任武当山提点。以端重品德和道教学问著称,但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与阜阳关联较弱。

二、其他相关道士

丁少微:

宋时道士,以服气养生成就闻名,曾献金丹、南芝等物于朝廷,后隐居华山。

梁本惠:清末道士,陈家庙道士,以辟谷术闻名,但历史记载较少。

三、道观与人物关联

迎祥观:五代初道士陈抟在此隐居,对当地道教发展有重要影响。

刘公祠:常华庵原为城隍庙,后改为道观,现由华山派、神霄派共同管理。

四、补充说明

道教在阜阳的发展与老子故里涡阳关系密切,天静宫被奉为教祖。此外,明代颍州道士张古山虽与阜阳关联较弱,但作为道教名宿,亦被部分资料提及。

以上信息综合自道教典籍、地方志及道教协会资料,部分人物存在多份记载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