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的命名,综合现有信息整理如下:
一、官方命名体系
病毒学命名 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 SARS-CoV-2
,其中:
- SARS: 源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CoV
- -2:表示该病毒是2019年发现的第2种冠状病毒
疾病命名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由SARS-CoV-2引起的疾病命名为 COVID-19
,其中:
- COVID: 源自"Corona Virus Disease"(冠状病毒疾病) - 19
二、其他命名建议(非官方)
按变异株命名
已发现多个变异株,如:
- Alpha(α):最早发现于意大利的变种
- Beta(β):首次出现在南非
- Delta(Δ):源自巴西的变种
- Omicron(Ω):2021年底出现的变种
- 其他潜在变种可能以希腊字母继续编号
趣味性命名
部分公众或媒体曾提出非正式名称,例如:
- "呼吸道守护者"(拟人化表达)
- "地球杀手"(强调传播性)
- "隐形杀手"(突出潜伏性)
- "宇宙病毒"(科幻风格)
三、命名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使用 中性、通用术语,避免使用:
人物名称(如"新冠病毒")
地点名称(如"武汉病毒")
动物名称(如"牛头人病毒")
食物或职业名称
四、未来可能性
若未来出现更多变种,WHO可能扩展命名体系,例如:
"SARS-CoV-2.1"(针对特定亚型)
"ALPHABetaDelta"(组合命名法)
建议关注WHO等权威机构的官方公告,以获取最新命名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