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庸医的名字,综合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典型负面案例中的庸医
陆阳
洪迈《夷坚志》记载,陆阳因索贿加重药量致病人死亡,典型贪腐型庸医。
徐楼台
元代戏曲及《夷坚志》中人物,以索贿拒治、恶搞病人闻名,如用纸捻子堵塞疮口索贿致脓血喷涌而死。
姚芝仙与陈莲河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记载,两人以巫医结合、草菅人命著称,通过药引等手段延误病情。
二、戏曲中的讽刺性称呼
胡突虫
元代戏曲中常用此称谓嘲讽医术低劣,如《窦娥冤》中窦娥的父亲便被称为“胡突虫”。
其他典型
如《长生殿》中杨玉环的侍女红娘,虽非传统庸医,但戏曲中常通过其形象讽刺医术不精者。
三、历史文献中的负面医者
张伯伦
清代名臣纪晓岚曾痛斥庸医,虽未直接点名,但其对医德败坏的批判涉及此类人物。
需注意:
以上名称多出自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存在差异;
传统医学中“庸医”多指无德无术者,而名医如扁鹊、张仲景等因医术精湛被奉为楷模。(综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