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的名称根据其作用、形状和性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作用分类
纵筋 沿梁、板竖向设置的钢筋,承担主要拉力,提高结构抗拉强度和韧性。主筋通常为纵筋,长度较长。
负筋
位于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用于抵抗负弯矩(如悬挑结构)。一般设置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处或板的负弯矩区域。
架立筋
用于梁中支撑箍筋,形成钢筋笼结构。通常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中,避免中部箍筋无法绑扎。
分布筋
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的钢筋,主要起固定和传力作用,常见于板类结构。
二、按形状分类
光圆钢筋
横截面为圆形的钢筋,又称线材或圆钢,是较简单的钢筋类型。
带肋钢筋
横截面带有螺旋形、人字形或月牙形的钢筋,常见于需要更高强度和抗震性能的结构中。
三、按力学性能分类
等级钢筋: 按屈服强度划分,如I级钢筋(Q235钢,屈服强度235MPa)、II级钢筋(HRB335,屈服强度335MPa)等。 其他类型
四、其他常见名称
一级钢筋:旧规范称谓,新标准对应HRB335级钢筋。
二级钢筋:对应HRB400级钢筋。
总结
钢筋的名称需结合其功能、形状和性能综合判断。例如,梁中通长设置的钢筋通常为纵筋,顶部抵抗负弯矩的为负筋,而支撑箍筋的则为架立筋。不同等级钢筋对应不同屈服强度,满足结构承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