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神官的名字和字,综合道教信仰和历史记载,主要信息如下:
一、三官大帝体系
天官 - 全称: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 隶属:玉清境
- 职能:总主诸天帝王,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下凡校定人间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 - 全称: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 隶属:上清境
- 职能: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凡赦罪,释放幽冥业满之灵。
水官 - 全称: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 隶属:太清境
- 职能: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年十月十五(下元节)下凡消灾解厄。
二、其他重要神官
赵灵官(赵公明) - 职能:
主管财源,民间信仰中为财神,道教赐封为天官天仙。
马灵官(马胜)
- 全称: 三十三天金臂圆光火犀大仙、封山破洞都天大元帅、正一灵官 - 隶属
- 职能:护法神,执掌人间财部。
王灵官 - 全称:
王恶(后改名王善)
- 职能:道教第一护法神,明代享受国家祭祀。
三、历史与神话中的神官
尧、舜、禹:部分记载三官大帝为上古明君,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
其他:如温灵官(温秀茹)、君吾(玄真应现天尊)、谢怜(仙乐)等,分别属于不同派别或职能体系。
四、补充说明
三官大帝体系是道教最早供祀的三元神祇,形成于东汉时期,至宋代正式定型。
不同文献对三官的起源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
以上信息综合自道教经典、历史记载及民间信仰,部分人物可能存在多重身份或职能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