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名称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地理和文化特征。以下是杭州历史上常见的城市名称及演变过程:
一、早期名称
余杭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时曾在此地停靠,因“杭”是方舟名,故称“余杭”。这是杭州最早的城市名称之一。
临江郡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于公元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改为“钱唐郡”。
二、秦汉至唐代
钱唐县
秦朝设钱唐县,因位于钱塘江畔得名,后因避唐太宗讳改为“钱塘县”。
泉亭县
西汉王莽改制时,钱唐县曾短暂更名为“泉亭县”,后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恢复原名。
三、宋元明清时期
临安府
南宋时期,因都城迁至此地,杭州被称为“临安府”,直至元朝改称“杭州路”。
杭州府
元朝设立杭州路后,明、清时期延续使用“杭州府”名称。
杭州市
民国时期改为“杭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杭州市”。
四、其他重要名称
武林: 五代时期吴越国都城称“西府”“西都”,后改为“武林”。 天城
总结
杭州的名称从“余杭”演变至“临安”“钱唐”,再到“杭州”,反映了其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变迁。这些名称不仅是地理标识,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