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通过公钥加密技术实现文档的完整性和身份认证,其核心原理和实现方式如下:
一、核心技术基础
非对称加密体系 电子签名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使用一对密钥:
- 私钥:
仅由签名者持有,用于生成签名;
- 公钥:可公开分发,用于验证签名真实性。 该体系基于数学难题(如RSA算法),确保公钥与私钥互补且不可逆。
数字签名流程
- 签名者使用 私钥对文档的 哈希值进行加密,生成数字签名;
- 签名结果与原始文档关联存储,形成签名文件。
二、具体实现步骤
生成密钥对
签名者需通过可信机构(CA)申请数字证书,证书包含公钥、身份信息及CA签名。
创建数字签名
- 对文档内容计算哈希值(如SHA-256);
- 使用私钥加密该哈希值,生成数字签名。
验证签名
- 接收方使用签名者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获取原始哈希值;
- 对接收的文档重新计算哈希值,并与解密后的哈希值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三、安全保障机制
不可篡改性
任何对文档的修改会导致哈希值变化,验证时签名将失效。
身份认证
公开密钥与数字证书绑定,可验证签名者身份。
加密传输
结合SSL/TLS协议,确保签名及文档在传输过程中加密,防止截获。
四、应用场景示例
在电子标书递交中,签名人使用私钥对文档签名并加密传输,接收方通过公钥验证签名及文档完整性,确保文档未被篡改且来源可信。
总结
电子签名通过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及时间戳等技术,实现文档签名、身份认证及完整性保障,具有法律效力和防篡改能力,广泛应用于合同签署、电子文档管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