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通事故伤者因伤情严重无法签名时,可通过以下步骤依法起诉:
一、法律依据与前提条件
责任认定书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可通过交警调解或直接诉讼解决。即使伤者未签字,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仍具有法律效力。
起诉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需满足:
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
二、起诉准备材料
核心材料
事故认定书: 由交警部门出具,证明事故责任划分; 医疗证明
损失证明:如车辆维修费、财产损失清单等(如适用)。
辅助材料 证据保全:
如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防止证据灭失;
评估报告:如车辆贬值评估报告(如涉及财产损失)。
三、起诉流程
提交起诉状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需包含:
原告基本信息;
被告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车辆信息等);
事故经过、责任认定结果及损失情况;
证据材料清单。
补充材料与受理
法院可能要求补充材料,需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符合条件的法院将受理案件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四、诉讼后续
法院审理
法院将组织双方开庭审理,核实证据、辩论责任及赔偿金额。
判决与执行
若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保险公司理赔不受对方是否签字影响。
五、注意事项
时效性: 交通事故诉讼通常有1年时效,需在事发后1年内起诉; 协商优先
通过以上步骤,即使伤者无法签名,仍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