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白协议的签名方式及风险防范,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签名方式
传统纸质签名 在空白协议上直接签字,需注意:
签名处应画斜线或加注“本协议无正文或补充协议”等声明;
签名时需注意手写清晰,避免涂改。
电子签名
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合同平台签署,步骤包括:
注册并登录电子签名平台;
上传或创建合同文件;
添加电子签名(手写、图片或数字签名)并确认。
二、风险防范措施
合同条款审核
签署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尽量减少空白区域,避免后续纠纷。
明确授权范围
签名时需确认是否为对合同内容的概括性授权,避免被认定为“无限授权”。
防范欺诈与胁迫
签署过程应保持自愿性,避免因欺诈、胁迫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
及时补充协议
若合同存在空白,应立即与对方协商补充条款,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三、法律依据与司法考量
合同有效性:
根据《民法典》第143条,签名需满足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条件;
撤销权:若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主张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建议签署空白合同时,优先采用电子签名方式,并保留签署记录和合同版本,以降低法律风险。若已误签,应尽快联系对方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