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后面的签名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以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下是撰写论文签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真实性和有效性
签名必须是作者本人亲笔签名或者是法定代表人签名,不得使用化名、笔名或假名。
清晰可辨
签名必须清晰可辨,不能出现模糊不清、涂改、加盖章等现象。
与论文一致
签名必须与论文作者一致,不能出现签名与作者不一致的情况。
位置正确
签名必须在规定位置,通常在论文的封面或者声明页上,并与论文其他内容保持适当间距。
署名顺序
署名顺序应当按照贡献大小排序,通常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其他作者。
完整性和规范性
所有对论文有贡献的研究者均应署名,不得遗漏。未参与研究的个人不应作为作者。
单位和职称
署名格式通常为“姓名+单位+职称”,单位和职称可省略。单位应标明所在省市的全称,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
法律权益
署名权主体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
注意事项
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人,并以参加主要工作者为限。
作者署名顺序视其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人。
当作者署名顺序有异议时,应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动。
指导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谢”,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
在论文发表之前,参加研究者如已调往其他单位,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并在同页脚注中说明。
根据以上规范,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论文签名:
确定作者名单:
包括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其他作者。
确定每位作者的姓名、单位和职称。
根据贡献大小确定每位作者的署名顺序。
撰写署名,格式为“姓名+单位+职称”。
在论文的首页或封面上署名,确保署名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签名位置应居中书写,并与作者署名之间留空一格。
保存论文,确保文件名不包含中文和特殊字符,文件格式一般为PDF格式。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你可以确保论文签名的规范性和真实性,从而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和法律责任。